在此真的要好好感謝我父母,當初剛告訴他們我要和 Fc先生一起移居紐西蘭,他們第一個反應便是逼婚,不過去年底回台時,爸說:「我自己上網查了,在紐西蘭有結婚沒結婚好像真的沒差,所以就看你們自己吧。」(所以說爸爸不相信我也不相信 Fc,但相信網路的資訊XD)
想想回台前,Fc先生非常焦慮,還準備好一席中文說詞,以防我爸趁我不在他旁邊時逼他娶我,大意大概是─我對你女兒很認真,但我認為沒必要以結婚證明這點,以行動和時間證明比較有說服力,而且我們也沒錢辦婚禮。
所以當我爸說了那席話,我們兩個都開心的不得了,到處和人分享父母不再逼婚的喜悅(?)不過每次我興沖沖地和別人說:「欸,我爸媽不逼我們結婚了欸!」言下之意是炫耀自己爸媽的開明,以及我們一路走來的衝突衝撞,終於得到某種程度的和解,不過除了懂我的朋友以外,好像沒什麼人可以體會這份喜悅。
現在看到異國戀相關的文章,都會覺得自己好像也可以來聊聊異國戀這個「genre」,但事實上大部分的時間我都沒注意到 Fc是外國人這件事,除了他話講太多停不下來,而我必須適時放空的時候,才會驚覺:「啊怎麼前面站著一個外國人?怎麼一直講英文?」尤其現在天天在家工作,有時甚至根本忘記自己竟然住在紐西蘭。
自己也到了身邊認識的人開始步入婚姻的年紀,那些風光的背後天知道有多少方的角力拉扯,常覺得到底何必自尋煩惱,也覺得現代人好像察覺了一些婚姻隱含的不合理權力關係,卻仍對那經過資本主義渲染擴大的儀式魂牽夢縈,或許有人會說,人是社會性的動物,若拋棄了這些文化傳統,我們還剩下什麼?說實在的,我們剩下的還很多,人類還剩下很多鳥問題需要突破解決,也擁有許多比儀式性的婚姻更深刻可貴的東西,同國異國,同性異性,都不是重點。
不知道怎麼收尾,再講下去好像要變成什麼邪教洗腦的言論,我想這是一篇50%炫耀+49%厭世+1%批判與0重點的文,在此和看到這裡的人說聲抱歉了...
https://crossing.cw.com.tw/blogTopic.action…